近日,由中國人工智能學會主辦,中國人工智能學會多語種智能信息處理專委會承辦,西北民族大學信息學部、語言與文化計算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協辦的“大模型時代的人工智能技術”系列講座在線上和線下同時召開。來自清華大學的國家杰青獲得者黃民烈教授、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國家優青獲得者張家俊研究員、西湖大學國家優青獲得者張岳教授做了系列專題報告。省內各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的100余位人現場聽取了報告,講座由信息學部主任李永宏教授主持。

西北民族大學王彥斌校長代表學校致辭,感謝與會專家給予本次活動的信任和支持,并介紹了我校的發展歷程及信息學科的方向與成果。他表示將大模型時代的人工智能技術,應用于高校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等各個領域,是提升教育質量和促進學科發展的重要措施。中國人工智能學會多語種智能信息處理專委會副主任我校博士生導師于洪志教授代表學會致辭,她表示充滿了機遇和挑戰的全新的“大模型技術”時代已經到來,科研工作者只有不斷地學習,才能在人工智能領域中保持競爭力,希望本次系列講座能夠為大家帶來新的思考和啟發。

系列講座針對主流語言模型的生成方式、大語言模型的機器翻譯、自然語言生成中的組合泛化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的解析,并于探討了大模型時代下人工智能相關技術難點,和未來發展所要面臨的機遇與挑戰。本次系列講座的成功舉辦促進了學校在國內人工智能領域的學術交流,推動了學科和科研平臺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