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下午,新聞傳播學院于致真樓502教室舉行蘭山論道系列主題講座。此次講座特邀安徽大學知名教授、博士生導師芮必峰擔任主講嘉賓,他圍繞《他山之石:從“建設性新聞”看我國新聞傳播理論和實踐》這一主題,為師生們帶來了一場思想盛宴。講座由新聞傳播學院副院長王昆主持,學院部分教師與全體研究生參加。

芮必峰教授以西方“監督—揭露”新聞傳統為切入點,進行了深入細致的剖析。他指出,這種傳統新聞模式所具有的“負面性”與“反常性”傾向,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新聞的本質。“壞消息就是好新聞”這一錯誤邏輯,不僅削弱了公眾對新聞媒體的信任,更導致了新聞功能的異化,使得新聞傳播偏離了應有的軌道。
芮必峰教授進一步介紹了“建設性新聞”的理念。他詳細闡述了該理念對問題解決路徑和社會修復的關注,強調其與我國的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在價值層面形成了高度呼應。他指出,新聞從業者不應僅僅滿足于“旁觀者”的角色定位,而應積極轉變為社會的“推進者”“解釋者”,通過構建性的表達方式,重塑新聞職業的價值內涵。
最后,任洪增老師對講座進行了總結,并鼓勵大家在未來實踐中踐行建設性報道理念,承擔起新時代傳媒人的責任與使命。本場講座主題鮮明突出,內容豐富實用且系統深入,拓展了學院師生的學術視野,提升了同學們的科研素養。本場講座主題鮮明突出,內容豐富實用且系統深入,拓展了學院師生的學術視野,提升了同學們的科研素養。
本系列講座同時被納入西北民族大學研究生院“蘭山論壇”系列講座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