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至19日,西北民族大學“共育石榴籽 共筑中國夢”民族團結實踐團的13名成員前往臨夏回族自治州,開展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此次活動圍繞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紅色教育以及文藝交流等方面展開,在豐富當地文化生活的同時,也讓全體成員在實踐中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
7月16日,實踐團抵達臨夏現代職業技術學院基礎教育學院,開展相關活動。實踐團成員結合《中華民族共同體概論》教材,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和生動的實例,深刻解讀中華民族共同體內涵。與此同時,實踐團成員們還帶來了一場精心準備的舞蹈節目。本次活動不僅是藝術的呈現,更是對中華文化的生動表達,演出贏得了現場師生的陣陣掌聲。之后的現場教學環節,從基本的手位、腳位到舞蹈組合,通過教學互動,同學們在學習中增進了解,加深友誼,民族團結之花在藝術交流中綻放。



7月17日,實踐團來到臨夏州民族歌舞劇團,開展文藝交流活動。雙方以舞傳情、以歌會友,在交流中相互學習、共同進步。此次活動促進了校地合作,雙方達成共識,未來雙方將加強在人才培養、劇目創作等方面的合作,共同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7月18日,實踐團前往胡廷珍烈士紀念館參觀學習。實踐團成員認真聆聽講解員講述胡廷珍烈士的英勇事跡,通過觀看珍貴的歷史文物、圖片和影像資料,深刻感受到革命先烈為了國家和人民拋頭顱、灑熱血的崇高精神。大家在烈士紀念碑前莊嚴宣誓,重溫入黨誓詞,表達對革命先烈的深切緬懷和繼承先烈遺志、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斗的堅定決心。


7月19日,實踐團成員開展了關于民族團結和促進地方文化發展的走訪調研活動。通過走街串巷,傾聽當地群眾的故事和心聲,收集了許多寶貴資料,為后續活動的總結和提升提供有力支撐,有助于今后更好地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和文化建設工作。


此次“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是西北民族大學舞蹈學院將課堂教學與社會實踐相結合的生動體現。通過系列活動讓實踐團成員在實踐中鍛煉了能力、增長了見識,深刻領悟到民族團結的重要性和青年一代的責任與擔當。未來,學院將繼續組織開展各類社會實踐和志愿服務活動,引導廣大青年學子在實踐中踐行初心使命,為民族團結和社會發展貢獻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