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貫徹教育部等十三部門聯(lián)合印發(fā)的《關于健全學校家庭社會協(xié)同育人機制的意見》要求,7月25日,西北民族大學“同心橋”藝術志愿服務實踐團抵達碌曲縣G213(蘭磨線)周邊牧區(qū)開展“民族團結我踐行”體驗式調研活動。此次調研活動以“返家鄉(xiāng)”社會實踐為思路,結合生態(tài)保護、文明實踐、文化體悟等多種形式進行考察和情感交流,了解民族地區(qū)學生的成長環(huán)境、文化特色、生活習慣等現(xiàn)狀,為民大學子傳遞學校和學院關懷。
一、走訪調研真實踐
實踐團成員以真情和實際行動,親身參與體驗牧民日常勞動過程,每位隊員都投入其中,展現(xiàn)出民大學子的精神風貌和務實品質。在指導老師宋佳副院長的帶領下,實踐團來到舞蹈學院拉毛東知同學家中走訪慰問,交談中,學生家長介紹了“七美碌曲”的靚麗風貌,并對學院領導及老師們給予學生教育培養(yǎng)、關愛幫扶表示衷心的感謝,拉毛東知的母親表示“作為家長更放心把孩子交給西北民族大學。”走訪過程中,實踐團成員切身參與體驗烹煮牛肉、垃圾清理、趕牛羊等,積極開展勞動教育實踐,在身體力行中共同凝結各民族心意相連的真情實感。
二、勞動實踐學真知
此次體驗式家訪調研,秉持“受教育、品生活、做貢獻”社會實踐服務理念,一方面使每位成員都深度體驗到了牧區(qū)居民的生活方式,營造民族團結的良好社會風氣,使中華民族團結、互助、互敬、互愛的傳統(tǒng)美德得以傳承體現(xiàn);另一方面也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是連接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橋梁,建立起學校和家庭良好的溝通平臺,形成“學校一家庭一社會”三位一體的育人合力。
舞蹈學院始終堅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把民族團結教育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通過“五育并舉”澆灌鮮艷的民族團結之花,為鄉(xiāng)村振興、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作出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