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圖寄黨恩 志遠為國強
——記高忠虎老師
高忠虎,男,漢族,2012年畢業于蘭州理工大學結構工程專業,碩士研究生。主持或參與多項科研項目和教改項目,發表論文多篇,被ISTP檢索兩篇。主講《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高層建筑結構設計》《建筑結構抗震設計》《理論力學》《結構力學》等課程。獲得第十一屆全國周培源力學競賽優秀指導教師、本科生科研創新項目優秀指導教師、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
雛既壯而能飛兮,乃銜食而反哺
高忠虎出生于一個貧寒的農民家庭,童年的他是與田地為伴,與農活相依,小小的身體里卻有著大大的能量,不管是割草,拔麥子,還是拉糞,碾場,或者是耕地,鋤草,都能看到他的身影。
高忠虎并沒有向命運低頭,也不希望他這一輩都只是個農民,他希望改變生活,他在心里暗下決心,一定要走出大山,走去外面世界看看。他深知讀書改變命運,每天別的伙伴在玩時,他在學習;每次一干完家務他就去看書寫字。果然功夫不負有心人,在2002年以全鄉第一名的成績考入由中央宣傳部、中央文明辦、教育部聯合安排部署在會寧一中的首屆“宏志班”。
高忠虎深知是黨和國家給了他完成高中學業的機會,他珍惜在“宏志班”的每一分每一秒,在“宏志班”奠定了他堅實的學業基礎。在2005年,考入蘭州理工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憑借在校期間的優異成績和出色表現,在2009年繼續于蘭州理工大學結構工程專業攻讀碩士研究生。
“宏志學子—高忠虎”將“宏志精神”發揮的淋淋盡致,在校期間不僅成績優異,得到老師認可,還多次獲得“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干部、優秀畢業生等榮譽稱號。
高忠虎說:“沒有黨和國家的幫助,沒有學校和老師的培養,就不可能有我的今天,是宏志班圓了我的大學夢,宏志精神已經進入我的生命,融入了我的血液,我唯一能做的就是盡自己最大的努力來回報社會。“
高忠虎心心念念著曾經教導過他的恩師,也對培養過他的學校心存感激。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當初中老師說要籌建校史室時,哪怕他工作再忙碌,他也積極出謀劃策,聯系畢業校友,組織收集當年學習生活用品;當大學畢業十年時,他帶頭組織同學回母校看望恩師。
今日立下宏圖志,明朝學成報祖國
高忠虎深知學習改變命運,而老師則是孩子們路上最好的指明燈。為了更好地回報社會,報效國家,高忠虎在研究生一畢業的時候選擇堅守在大西北,進入西北民族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工作,在工作第一年挑起了班主任的這個重擔,為了更好地了解學生狀況,管理學生,高忠虎需要榆中蘭州兩邊跑,之后便經常住在榆中,將榆中成為了常住地。功夫不負有心人,高忠虎所帶班級在歷次考試中均取得了優異成績,其中多名考取了全國名校研究生。
高中虎始終堅持盡心盡職盡責,不枉對三尺講臺的原則。為了上好每節課,他幾乎一個星期都在為下個星期的課做準備,把握難點、重點,再去思考怎么樣講才能讓學生更容易接受和掌握。從剛開始工作只帶了兩門課,到現在主講了《建筑結構抗震》《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結構力學A》《BIM技術基礎及應用》等多門課程,連續多年每年標準課時達900多,多次考核為優秀。
高忠虎老師先后在《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課程設計》指導172人,連續八屆指導共計83名學生畢業設計和畢業實習,連續七年參與指導測量實習,得到學院領導、教師和學生們的一致好評。
土木學生曾說:“我為上過高老師的課而感到榮幸,他的板書是我見過寫的邏輯最清晰,書寫最公整的,他的課堂是能夠充分調動起我的積極性,每次只要是他的課我都愿意坐在前兩排。”也有人說:“每次一上高老師的課,一節40分鐘的課恍如10分鐘,稍縱即逝,每次上完課都覺得收獲滿滿,受益匪淺。”
高忠虎老師深知土木學院的學習,除了有扎實的理論基礎,還需要有更多的實踐活動。高老師積極鼓勵所教班級參加各類競賽并擔任指導老師,如本科生科研創新項目、全國大學生結構設計信息技術大賽、全國大學生節能減排社會實踐與科技競賽等,獲得了優秀指導教師獎,指導的學生曾在全國周培源力學競賽中獲獎。
高忠虎老師時刻緊跟著教學的潮流,不斷提升個人的能力,在教學中不斷學習新知識,不斷探索新方法,不斷學習新技術。憑借自身較硬的知識儲備,發表了《基于雨課堂混合式教學模式在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課程中的應用研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基于騰訊課堂和超星泛雅平臺的高校線上教學實踐與探索》《翻轉課堂教學實踐與探索——以《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課程為例》等多篇教改論文。在四川大學對口支援進修培訓時,深入課堂,汲取多位老師多門課程先進的教學理念與方法,并實際參與講授了部分課程,受到了川大師生的好評。同時積極參與各種教學比賽,通過比賽提升教學水平和教學能力,曾獲得全國青年教師混凝土結構講課比賽二等獎。
弘揚宏志精神,愛心回報社會
高忠虎始牢記在“宏志班”受到各界的幫助,包括黨和政府、學校和老師等。他總是會問自己他能夠為這個社會做一些什么?只是好好學習嗎?不,不止是這樣。他說他要用自己的經歷告訴那些和他有著相同貧困背景的人,告訴他們貧困根本就不能阻擋他們樹立宏志。
工作后的高忠虎老師時刻依然關注會寧貧困學子,加入了民間愛心組織——“蟻族力量”,多次深入貧困學子所在地,了解其切實困難,不僅在經濟上給予其援助,數回為困難學子送去慰問品;還經常和貧困學子交流談心,告訴他們自古雄才多磨難的道理,同時鼓勵他們認真學習。在工作之余,高忠虎老師時刻關注著他們的成績變化,并對其進行分析采取行動。在高忠虎老師等愛心人士的幫助下,會寧已有20名孤兒、單親等貧困學生受到“蟻族力量”的資助,其中5名已考上大學。
高忠虎老師表示今后還會奉獻更多愛心,為更多的困難學子通過“蟻族力量”提供資助,讓他們圓大學夢,實現人生價值,為國家做貢獻!
宏志學子做好事、講奉獻已經蔚然成風。高忠虎老師將其展現的淋漓盡致。他一聽到同學或親朋好友有困難時總會伸出援助之手,哪怕是自己的經濟不是太寬裕的情況下,他也會給予資金上的幫助,同時發起號召發動自己的朋友圈進行援助,解決他們燃眉之急。不管是對得了重病的同學,還是出了車禍的朋友,或者是患了癌癥的親戚,又或者是生病了的學生,只要哪里需要幫助,高忠虎老師就往哪里沖。
正是懷著對黨和政府深厚感情,對學校和社會強烈責任感,以及對知識的渴望和對自身學術能力的高要求,使這位鄉村青年在教師的崗位上發光發熱,也使這位宏志學子在前進的道路上越來越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