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生物醫學研究中心病毒遺傳與基因工程課題組編著的教材《細菌持留性分子機制-基礎理論與實驗指導》,已由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發行。該教材面向高校生物及相關專業本科生及研究生,比較系統闡述了不同病原微生物對抗生素治療過程中持留性產生的主要分子機制以及相關實驗技術等內容,為學習或研究細菌持留菌相關分子機制提供參考依據以及研究方法。
持留菌是細菌在生長過程中隨機形成的規模小、休眠以及高度耐受抗生素的菌體亞群。與種群常規菌體或者抗性突變菌體相比,持留菌形成的分子機制復雜多變且實驗條件下分離培養困難。在自然條件下,持留菌采用長期休眠-緩慢生長-迅速增殖的生存策略應對外界極為苛刻的選擇壓力,從而實現自身生存及菌落生態結構穩定。針對持留菌形成分子機制的復雜多變生物學特性,本書重點介紹持留菌形成的不同分子機制以及相關研究的實驗操作規程,為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相關專業的教學科研人員順利開展與持留菌相關的研究性實驗提供理論依據和技術指導。
生物醫學研究中心周建華副研究員和馬曉霞副教授為該教材主編,該教材的出版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學校生物工程一流學科建設和學校人才引進啟動資金等項目資助。